我自己所处的80年代,那时候,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高中,然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再然后,毕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后面的生活好像就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物质生活已经不能仅仅用丰富来形容,好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没有品尝过挨饿,不知道什么是匮乏的娃娃们,与我们自己面对的已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于是,我们能频繁看到不少患有空心病”的孩子,我们也能经常看到驱动力”、自驱力”这样的字眼,而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太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改变,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前进,外界是没有人能够推动他的,即使这个人是他的父母。在这一点上,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此。
这本书的两位重量级的作者,一位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一位是教育专家奈德.约翰逊。两位作者一位是从专业的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客观、科学地解释了我们的孩子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正常或者超常水平,另一位则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通过多年与各种情况孩子的接触,提出很多中肯且落地的操作方法。
虽然,两位作者都是美国人,而美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我们的社会情况存在诸多不同,然而,科学的脑科学理论以及身而为人的同一性,丝毫不影响我们理解书中的理论,也丝毫不影响我们运用书中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书从压力开始讲起,这个我们不喜欢的词,除了带给我们一些不愉悦的感受之外,还有更多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或者常常忽略的东西,比如,慢性压力也许会改变孩子脑中海马体的结构,压力也会分成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等等。
继而讲到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控制感,我们都喜欢凡事尽在掌握的感觉,这种熟悉的感觉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安全感。而与控制感相反的词语,则是我们都不太喜欢的,失控。这个部分的内容,也是颠覆我以往认知的一个特别好的地方。
以往,提到控制,我们的感受往往是有点复杂的。这种复杂性里面,包括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掌控全局,希望自己是安全的部分;也包括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孩子规避掉所有风险,将他们一路送上坦途的愿望。
不让7岁多的娃自己做作业,看上去是不放心他,能让他每天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周的读书笔记是《自驱型成长》,书中涵盖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想让孩子拥有自我驱动力,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事,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在未来过上他们想要的人生,而不是我们寄予他们期望的生活。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生活富足,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可是这都是我们一厢情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的愿望,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理应让孩子自己掌控,成长困惑与挫折理应让孩子自己感受。人生没有捷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不可以代劳。
1、培养自驱力的关键
自驱力的定义是,驱动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孩子可以自发得希望自己变好,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念叨,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需要外力就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没有自我驱动力的话,就需要第三方借助外力,推一步走一步不推不走。
那我们如何让获得生活的控制感,从而找到心中的自我驱动力。书中提供一些科学的实操方法,让我们在育儿路上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首先培养自我驱动力的关键是,遵循压力控制感模型。怎么来说,就是通过我们关注孩子的压力,从而让孩子获取对生活的控制感,从而产生自驱力。
每个人都有压力,适时的压力可以推动孩子成长,获取驱动力,压力太大的话,就会滋生出很多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作为父母最关键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掌握处理应对压力的能力,将来生活工作遇到困难了,不至于让压力压垮。
压力分为三种,主要是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先说正向压力,一般的正向压力都是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比如参加比赛或者经历高考等,适时的压力可以让孩子超常发挥潜能。
可承受压力,是指孩子遇到的困难超过了自己的控制,在别人的适当引导和帮助下,压力慢慢化解。比如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或者家庭出现了变故等。
毒性压力,对身体会出生侵害的压力。长时间沉浸在巨大压力的漩涡里,没有家人的引导与帮助,自我焦虑情绪累加,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有压力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与鼓励,让孩子避免毒性压力,让不可承受压力变成正向压力,让压力的出现带给孩子正向的反馈。
压力控制感模型的控制感的定义,生活的掌控皆我掌控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决定权,让孩子自己选择做什么,获取自我控制感。
压力和控制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旦没有了控制感,压力也就随之而来。如果对事情有了一定的掌控感,压力也会慢慢降低。试想在我们工作中,有一堆事等着我们去完成,可是现有的时间不够充足,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出现焦虑慌张的情绪,倍感压力山大。如果我们对眼前的事情有掌控感,可以把要做的事有条理的划分一下,压力也会慢慢降低。
同样,孩子也是一样的,对他无法掌控的事情也会有很多压力出现。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压力情况,让孩子拥有对压力的掌控感,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引导者呢?首先先从角色设定入手,在孩子成长路上,我们要做孩子的顾问,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老板,
当顾问的前提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引导客户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顾问也深知,改变是客户自己的事情,不能强迫客户采纳自己的建议。对待孩子问题上也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相应的建议,让娃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式。
2、用科学方法找到孩子的控制感
在生活中,有一群爱操心的家长,孩子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喜好哪个兴趣爱好,成年之后,选择的职业,配偶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面面俱到。总是嗔怪孩子三十多岁还长不大,可是父母不放心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独立。
孩子一岁之后,对自我掌控感越来越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来,他们尝试着自己穿裤子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大人这个时候就要做一个顾问,引导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代孩子去做。我们不能因为做事慢就剥夺孩子探索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掌握好一个度,从而让孩子获取正确健康的掌控感?
作者建议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原则需要注意。第一设定边界。我们给予孩子决定权,并不是让孩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们需要设定一个边界,让边界保护他们。
比如豌豆豆临睡前总是喜欢让我抱着,我就会给孩子提供一些备选项。妈妈现在可以抱着你,但是你可以告诉妈妈抱几分钟?豌豆豆通常会说三分钟,三分钟过后依然挂在身上不下来,我就会提醒孩子三分钟到了,你是想让妈妈读书呢?还是玩磁力片。多一种备选孩子也就会多一种选择,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出去遛弯的场景。
提前和孩子说好,再玩十分钟就回家。如果时间到了,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去,我们就可以给予备选方案,你是让妈妈牵着走呢?还是要抱着走呢?当下次出来玩的时候,就提前和孩子打好招呼,回家之前可以玩十分钟,如果还想玩的话、就要等下一次啦!
第二点,该放手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明天早餐吃什么,要读什么绘本,出门穿哪所鞋。这些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我们不要以自我需求去规定孩子应该怎么选。放手让孩子去做,做不好也没关系,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当孩子选择好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有多思考。比如妈妈觉得你选的这本书很有趣,说一说你到底为什么选这本,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呀?
第三,让孩子承担决定的后果。因为有当初的选择,才会有后来的结果。当孩子拒绝吃饭的时候,那就让孩子忍受一下饿肚子的滋味,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就长记性了。当然有一些事情是不能让孩子承担后果,比如在马路上乱跑,像类似这样的事,就要通过绘本或者其他方式告诉孩子那样做危险。
3、建立内在动机
想让孩子拥有自驱力,除了需要让孩子有掌控感之外,也需要孩子建立内在动机。之前在《无条件养育》中提过,内在动机是发自内心去做一件事,而外在动机是为了一件事达到一定的目的。一旦外部动机消失了,孩子的兴趣也随之降低,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书中提出了三种需求,可以促进孩子形成内在动机。这三种需求是,自主需求,胜任需求,还有归属需求。首先自主需求是指,给予孩子选择权,让孩子拥有对这件事的掌控感。孩子通过自我选择,获取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从而愿意为之努力。
胜任需求,是指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引导孩子建立胜任力。所谓的胜任力,就是孩子认为这件事自己可以胜任,并不是需要把事情做得很好,而是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这件事。像豌豆豆,每天上下楼的时候,总是会说我要自己上楼,我可以做到!他这种表现就是胜任力的表现,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你每天都在进步,妈妈为你高兴。
归属需求指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读书的时候,生物课的老师总是喜欢挑刺儿,所以我对这门课一直提不起兴趣。但是,语文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我就比较投入,愿意好好听讲。
锻炼孩子的大脑
想要锻炼孩子的大脑,首先要从科学理论上出发。书中提出了一个杏仁核理论,可以适当的时候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获取自我驱动力。
杏仁核是大脑的情绪处理中心,很多负面情绪,如恐惧呀,害怕呀,羞愧等各种情绪,它都比较敏感。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些挑战,杏仁核就会向大脑发出警报。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说,宝宝,你之所以害怕,并不是你胆小,而是你大脑的杏仁核太敏感了。通过科学理论的描述,让孩子真正认识到情绪的所有波动,是大脑的自然运行规律造成的,让孩子从挫折中尽快走出来,获取新的能量。
其次就是通过确立可视化的目标,让孩子看得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想要孩子学会收纳物品,首先陪伴孩子收拾,然后拍照打印出来。带孩子去超市,把孩子喜欢的零食拍照,做成九宫格,让孩子从图片里选取两种,让孩子获取掌控感。
最后,我们常有的备选思维,值得学习一下。吃早餐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孩子,宝宝今天吃面包,还是面条。备选计划,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换思路考虑问题。在幼儿之路上,知识和认知不是最重要的,思维和良好习惯才是孩子一生奠定的基础。
除了备选思维,还要锻炼孩子重构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举个例子,爷爷带两个孩子去郊外游玩,他们在途中看见一间茅屋,一个孩子走进去看见了马粪,就大哭起来,爷爷臭死了,赶紧离开这里吧!而另一个孩子则高兴的转起圈来,爷爷问孩子,你怎么这么高兴呢?孩子说,看见马粪说明附近一定有小马驹。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到问题的话,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如果我们一味的钻牛角尖的话,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小结
就这样,每次写读书笔记,也是自我思考的一种提炼。这本书是一本育儿实操性比较强的书,有空闲的时候可以细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