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东方文化】“中国风”是怎么影响洛可可的?

955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21-11-28 17:05:48

32.0 MB

类型:培训

Tags:

资源简介:

【东方文化】 “中国风”是怎么影响洛可可的?——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东方文化】 中国风”是怎么影响洛可可的?

浅谈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

浅谈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

【摘要】

受到传教士活动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盛行。上至贵族宫廷下至黎民百姓,人们都对这种异国风格喜爱万分。此时产生的深受法国宫廷蓬巴杜夫人的推崇进而风靡欧洲的洛可可风格就和中国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联系。

【关键词】

洛可可风格,中国风,蓬巴杜夫人

一、时代背景——狂热的中国情结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于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1]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

在约翰·谢布贝尔的《关于英国国民的书信集》中有这么一段话:房间里每一把椅子、每一个玻璃镜框、每一张桌子,都必定是中式的:墙上贴着中国墙纸,图案满纸,却无一摩写天然……房间的几面墙上,中国情调的小壁架托着呲牙咧嘴奇形怪状的瓷狮子,放在也是瓷制的花棚架之中,黄铜箔片被漆成了绿色,就像阿卡狄亚的情侣们—样在树阴下躺着。不仅如此,对中式建筑之爱变得如此泛滥。以至于如今当猎狐者们跳着追捕猎物时,如果把他们的腿弄折的篱笆不是依东方情调到处都插着小截小截的木桩的话,他们都会觉得腿断得太冤了……如今中国情调在是如此大为盛行,就连哑剧中的小丑也不得不从中国情调的场景和人物中找噱头。”这些描绘真实记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于中国情调的痴迷可谓达到了一种疯狂的迷信”程度。而这种疯狂的迷恋也推动了中国风和洛可可风格的盛行。

二、法王情妇的审美趣味——路易十五式”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是18世纪法国的皇帝,他对艺术的审美喜好和艺术追求深深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画坛风格:宫廷画是为皇亲贵胄和上流社会服务的,所以宫廷画的发展必以这一阶级的喜好为风向标。路易十五统治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期,所以洛可可风格又被称为路易十五式”。路易十五(1710—1774)五岁继承王位,在位近六十年。路易十五的宫廷生活极尽奢华,而他本人生性风流:虽与玛丽皇后育有十个儿女,却拥有许多情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被称为洛可可母亲”的蓬巴杜夫人。

洛可可艺术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蓬巴杜夫人的促进。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与国王相识后,被封为侯爵夫人。蓬巴杜夫人以其美貌和才情闻名于世,后人对于她的记载的篇幅远比路易十五的正牌皇后玛丽要多的多,以她命名的有发型、服饰、甚至颜色和瓷器等。她对时尚的感知能力使得当时一大批的显贵和宫廷命妇视其为时尚偶像”,并纷纷效仿。作为路易十五情妇的蓬巴杜夫人是宫廷的真正女主人,她聪明、谦逊并十分会取悦显贵,赢得了皇后的好感,加之路易十五对她宠爱有加,使得蓬巴杜夫人在凡尔赛宫不但慢慢立足了脚,并且通过影响国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法国。她的审美趣味更是左右着当时宫廷画的走向,娇柔、美丽的风情女子成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作品多轻快愉悦、暧昧艳丽,一改往日宗教题材的沉重深刻,使得绘画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上有了突出的进步。但是也不免有些虚华轻浮、矫揉造作。

蓬巴杜夫人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缜密的心思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使得洛可可风格分外柔美媚人。而且,她还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赞助人,伏尔泰、狄德罗都受到过她的照顾。她还资助过大量的宫廷艺术家,为世人所知的是洛可可画家布歇和让·马里·法尔康涅。当时喜欢奢华风格的贵族大有人在,而蓬巴杜夫人正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洛可可风格作品出现后才会在贵族中引起共鸣”。也可以说,当时贵族们普遍崇尚华丽的风气,诱发了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Rococo)原指用石块和贝壳装饰庭园,后引申为洛可可式布置或装饰,常见于室内设计、绘画、建筑和雕塑。洛可可风格”同中国艺术崇尚的超脱、纯朴、想象;以及含蓄典雅、质朴等东方古典审美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它从中国吸收的更多的来自于精神上的飘逸轻柔和自然天成的态度。洛可可画家作品中,保留传统写实主义基本特点,也包含了华丽、飘渺、甜蜜的暧昧情调,且带有东方色彩的超乎世外、柔美清逸的情怀,迎合了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

弗拉戈纳的《秋千》是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他大胆的描写了上流社会三角恋的主题。画面色彩轻柔愉快,这是一幅奇妙的花园景色,身着华丽的蔷薇色衣裙的女子看起来天真又成熟,她坐在高高荡起的秋千之上尽情的卖弄风情。她毫不在意地翘起脚来让她的宽大裙摆飘舞,显得十分轻佻。据说为她推秋千的是比她大四十岁的富有的丈夫,而躲在前面树丛中偷看的小伙子就是订画者:著名的.银行家桑·朱理昂。年轻女子踢出的鞋子,是对着小爱神的雕像还是藏身于树丛的男子呢?不管怎样,画中的暧昧之情流露无疑。显然,订画者是有意炫耀这段爱情经历,而这有意的炫耀”也正是18世纪世袭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无度糜烂生活的真实写照。

奢华轻柔的洛可可风格后被新古典主义而取代。但洛可可风格的璀璨之处,自有其超越时代的魅力。那些幸存的艺术珍品,至今还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洛可可风格在当今社会迸发出了新的活力,许多以此为灵感的设计备受大众喜爱,使其焕发生机以另一种形式又走上了时尚的舞台。

三、中国热”缘何盛行

在洛可可时代模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时尚,那时的人们为了学习中国, 连说话都要装模做样的用自以为天国”的腔调来讲;凡尔赛宫里, 一些贵族男女身穿中国服装、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不懂中国喝茶礼节的人会自觉羞愧,他们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法国人为何如此崇拜中国艺术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是在统治者提倡支持下, 洛可可艺术家为了迎合上层人物享乐的情趣, 结合时下盛行的元素把东方的情调和艺术形式融于绘画作品、建筑、室内设计、装饰之中。以画家布歇为例,他特别喜爱收集东方工艺品,并且为皇家织毯场设计过一套9幅的中国主题的壁毯,路易十五曾于1746年将这套壁毯赠予中国乾隆帝。《城中谣》中有这样的描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号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见以皇帝趣味为中心的上层社会的审美喜好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所以,和路易十五有着的亲密关系的蓬巴杜夫人,左右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和审美趣味,促进了洛可可风格的发展,也就不难想象了。

其二、由于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当时许多欧洲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并未亲身到过中国,他们通过想象为民众编造出了一个神秘的理想国度。所以中国文化艺术在法国人的眼中的极高身价, 也有赖于一些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大力推崇。伏尔泰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这个民族(中国) 已有了高度的文明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影响, 促进了洛可可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关系,进而导致整个欧洲中国热”的盛行。

洛可可风格绘画是在吸收了他国的灿烂文化同时结合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极度奢华、繁琐装饰趣味与十八世纪的清代宫廷趣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两个同处于封建王朝即将结束时期的东西方帝国的相似之处。作为路易十五时代法国贵族阶层情调的写照,它的暧昧艳丽、浮华虚幻、快乐轻佻真实注解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酒色生活。正因如此,它被那一时代法国宫廷深深喜爱并推上了至高的地位。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中医五行音乐养生》完整版

    754 MB

    21次浏览

    健康养生

  2. 2王阳明《超实用心学智慧》

    83.0 MB

    29次浏览

    教育培训

  3. 3费勇《金刚经修心课》学习深藏的佛学智慧

    95.0 MB

    24次浏览

    百科讲堂

  4. 4朱昂《怎样选择成长股》精读班

    67.0 MB

    11次浏览

    金融财经

  5. 5汤君健《如何带好业务团队》音频+文档

    65.0 MB

    11次浏览

    管理经营

  6. 6陈海贤《自我转变50讲》音频+文档

    254 MB

    19次浏览

    人性心理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