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美好】日常生活审美化

分享者:admin563

【塑造美好】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塑造美好】日常生活审美化

今日的文化情境是互动的、在场的,仿佛人人有份,可以轻易获得。这就是当下的审美处境——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康德那里,审美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活动,是一种小众”的、特殊”的能力”是一种封闭的,或者说是和外部分离的活动。审美仅仅与人的心灵存在、精神存在相联系。这样看来,审美似乎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因为它无关乎外物。

按照康德的要求,能做到无利害关系”的审美的人并不是大多数,而是一小部分。康德坚持贵族式的精英趣味”的立场。审美被置于象牙塔之中,普通大众难以接触到它。但反观当今的审美处境,情况仍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来做几个比较。

首先将过去的审美活动的内容与现在的做一个对比。以前我们提到审美活动时,毫无疑问,这些活动就是关于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建筑、书法、绘画等的传统艺术的。但是现在,当人们提及审美活动时,涉及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微博、微信、短信、广告、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时装、居室装修等带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大众化的活动中都包含着审美的因素。

其次,我们再将过去进行审美活动的场所和现在的做一个对比。从前人们为了欣赏歌剧、戏剧必须去歌剧院、戏剧院;为了欣赏艺术品必须去博物馆、美术馆;阅读文学作品必须通过纸质文本。但现在,进行这些审美活动时已经不再受限于场所。人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欣赏歌剧戏剧,通过手机,通过电子上的图文来欣赏文艺作品。我们的购物中心、主题公园、茶馆、酒吧无一不或多或少彰显着审美艺术。

审美活动不再是少数人的独享品,它已走出精英化的窠臼,当今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或者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商品消费和世俗生活之中,几乎把触角伸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先是由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他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做了如下解释:我们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首先,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运动。他们追究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 第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第三层意思,是指充斥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

有人说这是一个恶搞巨人的时代,是一个光晕消解的时代。传统艺术不再高高在上,睥睨一切。它被人怀疑、被挑战,甚至被不屑一顾。比如杜尚著名的画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试问哪一个古典主义者敢做出如此大不敬”的行为,把达尔文的作品进行这样篡改。这种恶搞式的审美的方向自然是由下至上的,是属于草根的,属于全民的。

但是恶搞也是有分别的,有些恶搞没有任何意义,只为博人一笑,造成审美泛滥;而有些恶搞是聪明的,恶搞到了极致就是解构”。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影片中的桥段太好笑了以至于让人印象深刻,而是它能够在人大笑之后还能流出泪来。虽然周星驰本人一直声明自己对所谓的解构”、后现代”一窍不通,但是从他的电影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解构”的影子。

艺术审美的领域越来越大,艺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艺术不用再端坐在殿堂里,它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在偶发事件、即兴表演之中。近几年兴起的快闪行动就是一例。

快闪行动类似于行为艺术表演,参与快闪的人员混迹在人群之中,等到了约定的时间,所有人突然开始表演,使得观看者既惊奇又觉得有趣。

还有我们平时看的选秀娱乐节目,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些节目好看,具有审美价值,是因为播放的内容同我们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相比有趣多了。比如偶像练习生”、这就是街舞”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在短短两三个小时里,这些节目包含了晋级、投票、淘汰、待定等流程,节目内容的复杂、具有戏剧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经历的。

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聚集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就会产生昆德拉所说的生活中骤然聚集起来的密度之美”。

在这点上,选秀娱乐节目与传统戏剧有相似之处,传统戏剧也是在简短的表演时间内,展现了冲突由爆发到高潮再到消解的整个过程,让人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戏剧给人带来的愉悦、美妙。与过去不同的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这些审美活动。

王尔德说:人生模仿艺术。”主张人生艺术化,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在今天,评判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越来越摆脱传统的依据(比如出身、门第、内在德性等),而转向消费方式、生活风格、文化品味等。

大家似乎都在追求品味,但怎么才算是有品位的?品味是由谁说的算的?对于美的标准又是什么?

现在流行减肥,以瘦为美,以胖为丑,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忽视了隐藏在这个审美标准背后的符号与影像之流。

我们的审美处境表面上看是自由的,但其实我们处于被符号和图像操控的审美处境。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瘦的就是美的?我们为什么觉得完美女人就应该永远秀发飘逸、皓齿明眸?那是因为媒体不断宣传,通过电视、图片、报纸杂志,打造一个又一个有着纤纤细腰、曼妙身姿的明星。于是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些审美标准,人们在追求时尚时潜意识地就会朝这些明星的理想化的身材靠拢,于是我们陷入了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消费社会精心设置的陷阱之中,而且对此无知无觉。

波德里亚在《模拟》一开篇就引用《旧约*传道书》的语录为题记:拟像从来就不是遮蔽真实的东西——它是什么也不遮蔽的真实。拟像就是真实。”人们审美活动与其说是现实自身,不如说是现实的模拟。

人们进行瘦身、整容是主动接受媒体和舆论影响的结果。为了迎合这些时尚标准,有时必须通过自我牺牲、否定自我的身体。巴西顶级模特克劳迪娅*丽兹曾经因为体重增加了仅仅两公斤去做吸脂手术,做完手术后整整昏迷了三天。美丽的代价似乎太大。不仅是女人,男人也逃脱不了身体审美的标准,他们为了能够显得更富有雄性魅力,也开始在健身房里拼命苦练健美,锻炼出胸肌和腹肌(能练出6块腹肌是最好不过)。

在这样一个泛美的时代,我们对于身体的感知不再仅仅源于自我,似乎只有借助媒体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于是在现实与幻象交织的世界,我们越来越有迷失自我的危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社会的审美标准的力量不容忽视,它以一贯的贪婪吞噬着一切个性,必欲将之同化并置于平庸而后快。有人为了免遭审美标准的侵蚀,不断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用极端手法实践艺术的一批人,比如钻孔,用烙铁烙上印记,在肚脐眼刺上钢针,这些手法几乎就是对身体的酷刑,他们自以为得到了时尚,却成为时尚的牺牲品。

康德对美的定义是纯粹的、无功利的,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明显颠覆了传统的美学观念,它打破了审美的无功利原则,让审美活动进入了日常世俗生活,由精神层面进入物质层面,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的革命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审美的泛滥,美的艺术的过剩。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最早由迈克·费瑟斯通提出,在其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对后现代日常生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

在费瑟斯通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后现代主义生活的专属特性,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了如下解释:我们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首先,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运动,他们追究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第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第三层意思,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1]

1、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出的背景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这一个世纪以来的主流设计艺术发展背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一,19世纪中期,针对工业化批量生产带来的技术与艺术分离的矛盾,英国文艺理论家威廉·莫里斯提出以复兴手工艺为己任的工艺美术运动,主张恢复到手工艺时代的匠人制作阶段;其二,1907年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将工业化看作是时代精神与民众精神的结合,以及1919年包豪斯的建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求艺术、技术与手工业的结合,探求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美学所宣传的价值”[2];其三,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众多企业以样式追随市场”作为商品战略,以美学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自此,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进入消费社会后,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运而生。

2、日常生活审美化”之命题初探

(1)艺术介入生活

首先,我们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运动,他们追究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艺术类亚文化,如达达主义,其文化情境是互动的、在场的。之所以命名达达”,是为了显示其作为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运动的随意性。他们的作品与现行的艺术标准针锋相对,表达了无政府主义者试图消解传统艺术和美学形式的条条框框,从而发现真正的现实世界。达达主义从艺术的神坛走出,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所谓的高雅艺术充满不屑,昭示着对现代文明表面上的理性与冷漠的普遍怀疑态度。追本溯源,这种反叛传统艺术的观念源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恐惧和创伤——对战争和杀戮的反抗。这种反判主流艺术的精神被后现代主义继承,并将其作为否定现代主义艺术的依据,而后被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传媒广泛融入商业运行机制,成为商业促销的有利手段。

具体到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情景,如高雅音乐不限于在音乐厅中演奏,它借助于现代传媒,作为电影伴奏甚至商场促销活动的的背景音乐出现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又如梵高的名画等被转印在海报、广告传单上,成为消费文化环境下的产品,娱乐大众。审美和艺术欣赏活动不再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艺术介入普通人的生活空间,无论人们处于被动还是主动地位,艺术对生活空间的占据毋庸置疑,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界限消解的同时,人们对于审美欣赏活动的仪式感也慢慢削弱。这也就是杰姆逊所说的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3]

(2)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及环境被审美化

费瑟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第二方面,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谋划,就是指模糊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将艺术因素融入生活,借助艺术改造自我的生活方式。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中,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诉求表现于花样繁多的消费品上,活在当下,追求一种即时性的享乐体验。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亦即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人将自己的生活行为、生活趣味打上艺术化的烙印,建构属于自己的浪漫、唯美的生活理念。

最后,费瑟斯通所说的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中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商品的符号价值成为主导,代替了使用价值,大众媒体宣传并塑造着一套应为”的价值观,人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的广告中,极具诱惑的影像不断催生着消费欲望的产生。于是,人们消费的便不再是实际应用的商品,而是对向往阶层生活的认同感。影像无处不在、见缝插针,直至构成了现实本身,成为标志性的文化景观。这便是昆德拉所说的生活中骤然聚起来的密度之美”。

工业化批量生产以及大众传媒制造的符号与影像之流,使人们处于一种被操控的审美处境。我们似乎只能借助媒体所传达的社会审美标准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身,但这个标准又是谁制定的呢?为什么人们要以瘦为美?为什么女性不被容许有过重的体毛?为什么皮肤上的斑点、胎记会成为人们自卑的困扰?这都是人们主动接受媒体舆论影响的结果。社会审美标准吞噬着个体个性化的存在,人们认为自己得到了所谓的时尚,殊不知会成为时尚的背后牺牲者。

康德认为,美是纯粹的、无功利的,李泽厚认为个体审美的主观直觉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是统一共存的。其实,日常生活之审美化利弊各见,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审美泛化带来的自我迷失的危险。

3、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浅层与深层内涵

《重构美学》的著作者韦尔施将日常生活区分出两种审美化:浅层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

(1)浅层审美化

浅层审美化即是流于表面的审美现象。像电视上的选秀节目、时装表演等制造欲望的、密集且转瞬即逝的影像流,亦即消费产品的外观、包装上的浮华表面。18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上,蒸汽机等机械产品上不伦不类的装饰花纹受到大众的嘲讽和批判,就是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审美化的现实表征。此外,我国现存的消费产品过度包装的问题也属于浅层审美化的现象。据悉, 我国产品包装采用的是五瓦楞纸箱 , 而国外普遍采用三瓦楞纸箱 , 仅此一项就多耗材70 %。[4]华而不实、文而不质的产品包装,不仅助长了畸形的消费观,而且造成了自然资源的非必要消耗,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人与物的异化命运。

(2)深层审美化

深层审美化被韦尔施称为物质的审美化”,即发端于最基本的技术变革”[5]。也就是说,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大工业批量生产的制作方式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目前,这种状态在我国的现代设计中不那么为人所知”[6],但是却以潜隐的方式深植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有待今人进一步发掘。我国传统造物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文质彬彬”、物物而不物于物”,在造物的形式语言上要求合乎结构规律,顺应自然,这便是产品的深层审美化应该遵循的原则。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一系列中西合璧的建筑,如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都是将西方的现代设计观念与中国的传统营造法则相结合,在符合时代审美观的同时,注入了更加深层的中华文化审美特质,由象征意义激发着人们的审美情感。

3、移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为西方理论话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转入中国文化语境的过程中并非简单的概念移植,而是在现实层面上适应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表征和审美泛化的基础上的文化整合。[7]

在我国,对深层审美化的研究,应站在理论结合实践的高度,总结其规律性本质,最终落实到艺术设计的生产实践上才是目的。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解,是一个双向运动、相互转化的过程[8]:一方面,艺术向生活的转化,使艺术之商品属性日益明显,在与市场的不断结合过程中,更多地扮演日常审美消费的角色,如故宫系列文创产品的热销背后就是艺术向生活转化的例证;另一方面,生活向艺术的转化,使任何生活物品皆带有艺术属性,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在艺术品行列,如宜兴紫砂壶由使用价值上升至陈列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审美经验与日常体验的分化才不断消解,从而使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成为现实。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社会生活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9],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体现得最为明显。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达达、波普、行为、装置艺术等)在中国的大范围引进,以及不断涌现的时尚元素被整合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这种文化整合带有明显的商业意图,对今天国人的生活体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爱好品味等,都是在资本经济运作下的某种审美规划的结果。当然,随之而来的大众消费欲望的膨胀、世俗审美态势及拜金享乐主义同样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历史发展的过程总是相似的,我们必然也要经历类似西方发达社会的审美文化世俗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变过程。

总结:

由此看来,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重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塑造美好生活?这种人文关怀更多地指向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指向美学对人的生活意义之合理重构。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 大小:3.17 MB
  • 时间:2022-03-02 10:35:18
  • 类型:学习资源
  • 等级:
  • 价格:5 点数
  • 微信:LDH7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