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边界】认知程维认知的破界进化之路
分享者:admin150
【认知边界】认知程维认知的破界进化之路——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认知边界】认知程维认知的破界进化之路
1 土狼程维
滴滴的创始人程维说过一句名言:创始人认知的边界,才是企业真正的边界。”
程维是如何一步一步提升认知,不断开拓滴滴的新边界呢?
1983年,程维出生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一个普通家庭,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毕业之后迷茫焦虑,卖过保险,去过高档足疗店打工,之后换了七八个工作。
2005年,他获得一个机会进入了阿里巴巴,成为一名B2B业务的普通销售,底薪1500元。
在此之前,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苦逼青年,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不是名牌大学,没有豪华学历和背景,但人生际遇从阿里巴巴开始分野。
同样是销售,程维做B2B比保险更得心应手,六年时间就成为阿里最年轻的区域经理。
2011年,程维升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
2012年6月,程维辞职创业,做滴滴打车。
2 创业维艰
2012年虽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但刚开始的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普及。
程维刚有做打车软件的创业想法的时候,身边所有人都说不靠谱。但程维认为,也正是因为市场不成熟,才有创业成功的机会。
当时北京有200多家出租车公司,7万辆车。他们一个月跑了100多家出租车公司,没有一家谈下来。
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只安装了500个司机客户端,同时在线的不到10个。
靠着阿里铁军训练出来的地推经验,程维和创业小伙伴就一个一个司机,手把手的安装APP,到了11月,终于有100个出租车同时在线。
程维说,我们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点一点地顽强生存下来的。
在创业阶段,程维日拱一卒的认知,顽强的拿下北京市场。之后四个月用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拿下上海市场。
3 认知进化
度过了初期艰难,柳青的加入彻底改造了滴滴。
滴滴拉来了百度、阿里、高盛的一票高管,同时还引进了腾讯、阿里、苹果、Uber的投资。
更高维高管和资本的加入,拓宽了程维和滴滴的认知边界。
通过腾讯和阿里的补贴大战,滴滴和快的迅速的消灭对手,后来两家也完成合并。
2018年连续发生了两起事故,滴滴陷入巨大的旋涡。滴滴从多拉快跑才能赢的竞争思维,转向为客户和商业伙伴提供价值。
所以,滴滴希望做滴滴大脑”,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实现出行行业资源的合理调配。
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随着程维认知的不断升维,滴滴的边界也不断拓宽。
创始人只有不断的打破认知边界,不断下挖本质、升维思考,才能引领企业不断进化,开辟第二曲线,实现自我重生和超越。
一、认知进化之路
各位混沌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混沌大学创新领教金玮,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儿一起,来探讨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真正的认知边界吗?那么我们将从程维的认知是如何一步一步破界,进化到今天这样,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公司的这个道路,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大家都知道,刚刚过去的这场疫情,给大家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影响。不知道各位同学在家怎么样,反正我是在家宅了整整三个月,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次门都没出,一辆车都没打。这是对我们个人来说,那如果您是一个网约车司机,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那么之前我们在一个网络论坛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非常详细的一个对话,就是打车的时候遇到打车师傅聊天,说你知道现在咱们那个全北京还有多少师傅在跑滴滴吗?我说我只是知道以前大概有10多万吧,现在有37万辆,很多人失业,还有干代驾的,大家现在都不出来聚会,也没活干,所以就只能出来开滴滴了。过去能够拉10块钱的活,那么今天我可能只能拉到3块、4块,所以能有一半的活就不错了。我们一哥们说在过去等活的过程当中,最长的一单他等了整整9个小时。
这是疫情对于网约车的影响。那我们来看一看,如果你是这个网约车的平台的这个创始人,那么你会面临到的什么样的这个挑战?
第一,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交物理的隔离,所以导致我们出行的人口锐减。因此在这个供需的平台上需求严重不足。
第二,当我们的很多宅在家里的这个师傅,如果没有封城的情况下,你因为没事可干,所以你也希望能够出来跑代驾,或者是做滴滴司机,能够补贴一点收入,因此会导致司机的数量,也就是我们说这个平台上的供给大量地增加,同时还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个新冠的威胁严重威胁着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疫情之下,滴滴却沉着应对,有条不紊,我们来看看他做了什么。首先提高了安全防护的级别,专门设计了消毒视频拍摄上传这样的一个要求,并且增加了体温测量,专门为司机投保了新冠险。
第二,他通过控制供给,在北京、青岛、成都、青岛等等这个城市,从2020年4月份开始暂停新司机的注册,通过这个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继续增大的这个司机供给。再一个针对需求萎缩的这个情况,那么他做了一些业务上的破界。就原来大家都认为滴滴是拉人的,但是从4月份开始,他也开始尝试向拉货这个领域来拓展,并且从原来的过去的这个滴滴司机,你下一个单他来接你,到从某地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现在开始他已经开始推出这个跑腿之类的服务,帮你带买一个咖啡、买个菜、送个药,这类的业务也都扩展进来。
然后它专门针对用户这一端,新成立了一个用户增长部,希望通过这个组织架构的调整来强化它的整个用户增长,作为公司当前当下最重要的工作。程维和滴滴的这种处变不惊,是源自于他身经百战后的认知破界与经验的不断积累。
那我们希望知道,他的这些认知是如何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这里我们要先跟大家花一点点时间,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认知。通过今天整个的课程,希望大家,第一,认识什么是认知;第二,认知是如何产生,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当认知的这个边界禁锢了你的正向的行为的这个时候,我们该去打,如何去打破它?所以我们今天整个的课程会把程维和滴滴在不同发展阶段过程当中,遇到的那些问题和困难,也是他认知处在不同层面上的那些特征是什么,如何产生,以及程维是如何通过他自己的变化和团队的这个变化,去打破他之前的这个认知的边界,并让他进入了更高的一层发展的这个状况。我们用第三部分的内容,来跟大家逐步地展开,让大家从模型到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的点,和那些点背后的一些动作,它之间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逻辑。
那我们回顾一下滴滴的这个历史。熟悉滴滴过程的同学大家都知道,整个滴滴从它创始开始一直到补贴大战,到面临美团的这个竞争,都遇到了很多的障碍。但是一路走来,尽管饱受争议,也九死一生,但是那些过往的恶战和硬仗,让程维和滴滴都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战斗经验,所以他们已经不畏挑战,所以这背后其实是企业的认知来决定了你的行为。
我们说这个底层的认知差异,是我们和程维在处理这种危机的这个时候,他的能力差异的根源。
这里面跟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这个认知,所谓的认知,是我们人类在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应用的技能的过程当中,他对那些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当然这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当我们的大脑从外界接受了信息,经过了我们的头脑加工处理以后,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去支配你的行为。也就是说从外部的信息,进入你的大脑加工之后,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而这种人的心理会对你的行为产生不一样的变化。整个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认知的变化的这个过程。简单说,认知变化的过程,其实是你的主观思维变化,并导致客观行为变化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说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表现在主观当中。
下面的这张图,混沌的老同学们大概会比较熟悉,我们这里会看到感性思维,我们把它称之为二楼,理性思维是三楼,以及最近教授推出来的理念世界的四楼,然后是智慧认知,是这样的一个层层递进的进化之路。
程维的眼中的这个滴滴,他说我们是一站式的移动出行和生活平台,我们不仅仅在中国,我们在全球、亚洲、拉美、澳洲,为超过5.5亿的用户来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等等这样的,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不管是烧油的,还是我们脚踩的共享单车等等,我们提供这种多元化的服务。那么在滴滴的平台上,目前我们已经有数千万的车主和司机,获得了灵活的工作和收入的这个机会。每一年为客户提供100亿人次的这样的服务。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他这一段的描述当中,他认为滴滴是一个多元化的,而不仅仅是出租车和打车这个行业。第二它是有国际化视野的,就我们不仅仅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提供服务,还为很多其他的这个国家提供综合的这种出行的服务。未来,滴滴已经从2018年开始在布局智慧出行和AI,他希望通过更高级的算法和更先进的理念,去打破那个出行资源的时空不均衡这样的一个问题。因此他未来实际上要做的是一场出行革命,而不简单的像大家认为它就是一个打车软件。
那么程维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突破他的心理认知,然后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哲科思维,进而进、进入到更高维度的认知?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认知,其实每一个阶段它都是有边界的,而你去越过这个边界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和认知进化的这个路径。
所以我们下面以程维的认知进化案例,一起来探寻企业创始人边界是如何形成,以及那些突破的方法。
那么讲到程维的认知,我们必须要先思考一个问题,程维的认知到底是什么?那这里呢我们有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程维的认知,是程维他本人和他组织当中的其他高管团队,共同经营滴滴这家公司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内核。也就是说程维的所思所想,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滴滴的所作所为。
但是我们说人的认知又是一个黑盒,就你很难把他的脑袋打开,你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你只能够从通过他外在的这个行为,然后我们来倒推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所以我们说程维的这个认知黑盒,我们希望从他的出生、求学、就业和成熟,整个这样的一个路径,来探讨一下他的这个认知是如,如何一步一步升级的。
从程维的个人开始来谈,我们说他的认知存在的这个土壤和基础是什么。那往往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或者说判断一个大势的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天时地利人和。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对于程维和滴滴而言,它的天时地利人和又是什么?
程维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公务员家庭,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是他的父母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他从小就很喜欢看那些历史和战争类的这个书籍。那么正是这些深度的这个阅读,让他在同龄的孩子们当中总是显得思维更加的成熟。当他大学毕业以后,曾经做过很多份工作,因为当时的这个就业环境比较恶劣,甚至他找过这种足疗店的服务员这类的工作。之后也经过很短暂的保险公司工作经历。那后来他进入了阿里巴巴,成为了一名销售。大家都知道阿里的这个销售体系是非常完备的,竞争力也很强,被誉为阿里铁军”,而程维当年就是阿里铁军”的一员干将。
那么他从创业开始来到了北京中关村,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诞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而程维创业的那个时间点,我们拉回去,他大概已经是2010到2012年的这段时间。就是我们从过去的PC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在转变的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那程维也紧紧地抓住了我们说互联网,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在转换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个风口,也就是我们说到的那个外部环境的10倍好的这个要素。那基于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那他决定走出滴滴的创业之路,这是他的个人。
同时他身上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领导人的这个特质,这些特质分别是从他小时候读的那些战争的书籍,和他在阿里所积累起来的那些丰厚的地面作战的这个经验,所以我们认为他是雄心勃勃,具备战略思维的大统帅。其次,程维这个人的个性,他是一个非常坚韧不拔,睿智而且勤奋,脚踏实地的实干家。那么最后我们说到他的核心能力,他更多的这个能力,其实他不是滴滴里面最聪明的人,但他是看得最远,最具备底层智慧的人。所以他的那种洞见的消费需求的本质,以攻为守的这种创新者,是他的一个核心的能力。
二、从反共识”开始创业
程维的认知的第一次破界,其实是从他的创业阶段开始的。他说有了创业的想法以后,我咨询了周围很多的人,包括我的老领导,包括我的这个同学,包括我的这个创业伙伴,那么我向他们说到了,我想做一款连接的这个软件,但是所有人都说这也太不靠谱了。当然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在2010到2012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智能手机还不是那么的普及。大家回想一下,在那个年代你打车主要靠什么?主要靠吼,主要靠在路边上等,这是当时的常态。因此你说我推出一个手机打车的这个软件,是不是能够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大部分人在所有的这个时候很多时候的认知,其实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正是这种市场基础不成熟,创业才有机会。这个时候如果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了,而且我们的乘客的需求和司机的这种习惯,都已经教育好了,那我们表明市场已经成熟了,但在这个时候你再来做这样的打车软件,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机会。这是程维当时对于大家这种不同意的看法,他的第一次的这个认知,也就是说通过了第一次的这个破界的这个认知,破除了我们说群体的认知遮蔽这样的效应,让我们的程维完成了第一次的破界。
程维是如何打破这个边界的。当时他认为只要需求存在,我能够提供一个链接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管道,那么我做的这件事情就是有意义的。他认为出行是刚需而且是痛点,这个时候我只要能够找一款产品,并结合着很好的市场推广,就能够完成我们创业的初步的这个成功,这就是他当时的认知边界。所以他认为线上产品加线下运营,我将重塑连接的这样的一个习惯和过程,让我们的这个供和需之间的这个链条变得非常短,也就是满足了客户打车方便这样的需求。
那个时候当他坚定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过程。2012年6月份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是在两个月内要完成1000个客户端的安装。如果今天我们再说当你推出一个APP,然后你希望两个月之内让1000个人来安装这个APP,你们觉得这个难度大吗?在今天当然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10年前、8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的APP的分发平台,所以如果你要找到1000个潜在的这个用户,把他变成了你的有实际需求的用户,安装了你的这个APP,实际上是一件比较困难的这个事情。
那个时候北京有将近200家出租车公司,有近7万辆出租车,10多万名这个出租车司机,面对这样大的一个群体,在两个月内安装1000个客户端,当时看来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好在程维是阿里的地推铁军出身,他认为我们就是做地推出身的,对这个事我们有信心。现在跟出租车公司谈,那确实是很难,但是我们换一种思路,我既不收你的钱,免费跟你合作,还不好谈吗?结果他谈了一圈之后发现实际上碰壁了。他们当时这个做了这样的一些个艰苦的努力,一个多月过去了,跑了100多家的出租车公司,没有敲开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门。
那这个时候程维就有些急了,本来我说两个月就能干成这个事,现在已经一个月都,一个多月过去了,那我们的目标还没有完成,是我的产品出了问题吗?所以他把他的这个APP,拿去给他的好朋友,就是王兴。那他希望这个前辈给自己掌掌眼。结果王兴看了一眼,连脸皮都没抬一下地这个说垃圾,所以这个其实对程维他们来讲,是非常打击他的这个信心的。
在互联网的这个时代有一个几乎是一个定律,说你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提升他的消费体验。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是一个打车的人,什么样的场景会让你爽?就是当你滴滴一下下了单之后,一分钟之后,司机已经在楼下等候,这种感觉是非常爽的。但反过头来,如果你滴滴一下下了个单,过了10分钟都没人理你,过了20分钟也没人理你,那这个体验就非常糟糕。
大家从这个现象当中发现了什么?就是当一个这种以连接平台为生的一种生态,那么初期的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大量的供给作为基础,才能够让需求者在有多样选择的过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因此程维和滴滴当时选择了先说服司机,也就是说尽量地做工作,让司机安装很多的APP,而不是做大量的客户的拉新这个工作。
最初,充足的动力是满足用户留存的这个基础,只有过量的供给,才能够保证用户需求的及时满足。所以像滴滴进行商务拓展,是滴滴最初的业务核心,而这个也是程维他擅长的,我们把它称之为程维认知的舒适区。因为来自于阿里的那个工作经验,所积累的地推的这个经验和一些个办法,让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正是靠着这样日拱一卒的精神,滴滴逐步打开了这个市场。在最开始的创业里,程维卡住这个北京站的这个交通要道,手把手地交给所有的这个出租车司机,递烟、发传单,亲手在他们新拿到的这个智能手机上面来安装滴滴的应用程序,并且再告诉他们,师傅您用了我这个软件,马上让您的这个接单的这个效率提升5倍,每天至少多挣200块钱。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朴素的意识教育,和他们坚持不懈的这个努力。当他们最困难的这个时候,这个程维感冒还穿着军大衣,带着他们的那个地推的这个团队,在北京站的那个出租车等候通道里面,一个司机一个司机的,这么推过来。
所以这个通过这样的一个冬天过去,在他过去积累起来的这些经验,和整个团队们认为应该要日拱一卒这样的这个组织的这个共识情况下,他完成了1万个司机客户端的安装,已经初步形成了它的核心的用户群。他说我们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点一点地顽强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是你永远不要放弃,你要推动这个世界去改变,当你的推动的力度越大,当然弹回来的反作用力越大,最终比较的是你自己的内心有多么的强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不变的是将这个事情一点一点地向前去推动,这就是程维在这个阶段日拱一卒的认知。
大家靠这个日拱一卒,艰难地打开北京的市场,积累了经验以后,在4个月之内用闪电战的这个方式,用强烈的地推的方式拿下了上海市场。这样,在北京、上海这两个最重要的大城市的这个市场拿下来之后,滴滴的这个版图初步形成。
所以程维在后来总结这一段的这个时候,他说过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路上是打不完的仗,而年轻的创业者们需要一颗钢铁一般的心脏。想一想看,他这个时候的头脑的认知,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多么强大的力量。
三、群智性蜕变”
度过了初期的这个创业艰难之后,程维进入了一个快速的认知发展,以及滴滴也进入了一个组织的快速的发展期,我们把它称之为群智性的蜕变”。这个时候滴滴或者是程维认知,又开始变了,这个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从一个人的加入开始,这个人就是足以深度影响程维的柳青。柳青的背景大家应该清楚,她是这个原来高盛亚洲的执行总经理,在资本界、在华尔街非常有影响力。同时她还是互联网的这个教父,联想柳传志的这个亲生女儿。所以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受过高等教育,又在华尔街在,然后进行过很多层锤炼,做到这个世界顶级投行的这个中国区的这个高层,这样的一个人的加入,深度影响了程维。
从柳青的加盟开始,一大票这个我们说世界上的顶尖人才加盟了滴滴。我们看后来的这个加盟的这个过程当中,百度负责技术的原来的这个高管张博,帮滴滴整个彻头彻尾地改变了被王兴斥为垃圾的那个滴滴软件的第一个版本。第二个是阿里的这个陶然,他之前就是负责整个的这个市场和BD这一块的,也是号称阿里的这个悍将。以及资本的这个高手,是柳青的原同事,朱景士,那可能讲到这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谈到他的战绩,当朱景士加盟滴滴之后,只用了7天的这个时间,帮助滴滴完成了30亿美金的融资,这个近乎神话似的这个记录,到今天好像还没有被融资界打破。
聚集了这样一票的这个高层次的这个人才,那号称这个我们说滴滴除了拉了这些牛人,还找来了更牛的这个投资。在今天的这个中国互联网界,很少有人能够同时获得阿里和腾讯的投资。就连全球的这个创新的这个翘楚,苹果公司也投了滴滴这家公司。甚至到最后连他的这个竞争对手优步,也成为了他的股东,进入了他的董事会。那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大家会看到,滴滴拥有着史上最豪华的高管团队和最复杂的董事会。
所以我们说通过滴滴,程维的身边逐步聚合了一群更高维认知的高管的加入,拓宽了程维和滴滴的整个的认知边界。
那我们用一张图形象地来表达一下,假如程维的这个认知是在不断地变化的,那么当他遇到了更多的人和事,甚至是从竞争对手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逐步地这两者叠加以后,共同构成了它更大的边界。所以我们说当这些亮点叠加起来的这个部分,恰好就是程维过去所缺到的那些关于资本的理解,关于技术的理解,关于运营更深层次和拓展性的理解,以及程维最想要的国际化的视野和运营的资源。这种正向的这种叠加,让程维和滴滴的认知边界,迅速地扩大。
那么借助这样的群智涌现,让程维认知破界重构,扩大了他的认知边界。大家还记得这个他创业的这个初心是什么吗?出行很痛,是刚需,那么我只需要拿到一个不算差的产品,加上良好的市场推广,用日拱一卒的这个精神,实现这样的一个产品,就能够完成我的这个创业阶段的生存。这是他过去的基石假设和他的认知边界。那么这个时候的这个关键词是从0到1把它做出来。
那么随着柳青、高盛,阿里、是腾讯的,这个大量的这个投资进来以后,那么这些投资人、这些高管,拓宽了整个程维边界之后,他的这个边界就变成了仅仅有一个产品是不够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获得这些融资?其实他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下来,活下来。而这个时候快速地规模增长和规模的这个区域的这个扩大,你的战斗力只有在这个阶段变强了,你才能够在大家蜂拥而起的这个打车热的这个过程当中存活下来。所以他认为这个时候他的认知的这个边界的基石假设是什么,叫做多拉快跑才能赢。
什么叫做多?你的用户群的数量要多,你的这个平台的GMV,你的这个平台的这个交易额要大,那么你才能够去打败其他的这个竞争对手。所以这个时候它的关键词已经从原来的创造到竞争,这是它边界的一个扩展的过程。这种隐含假设的变化,引发了程维认知边界的调整,向就,向竞争去求存的这种思维,成为新的组织的边界。
首先,这种规模的这个扩张,必须要让你的这个产品线变得宽广,你才能够适合各种各样的更多样的这个需求。那么基于这样的这个需求,你才有可能会让你的业务板块有更多的流量并转化下来,这就是我们一个典型的互联网的这个思维,就一定要把你的用户群体扩大。所以我们才会发现滴滴从 一个简单的打车,推出了后来的滴滴专车、滴滴顺风车、滴滴公交,甚至还有滴滴的其他的一些服务,那他不断地在通过资本,然后来扩大他的这个规模和边界,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迅速地用资本做大规模以后抢占了用户。
2017年的这个时候,滴滴出行在网约车整个的这个行业当中,处于绝对领先的这个地位。那个时候差不多每100个要移动出行的网民当中有12个是滴滴的用户,排名第二的神州专车,它市场占有率只有大概百分之一点几,而其余的网约车的整个加起来,大概基本上渗透率都不会高于1%,是这样的一个竞争的这个态势。那么除了在国内攻城掠地以外,他还开始进行全球的这个扩张。
所以正是通过这样的资本的力量的这个介入,让我们看到曾经都经历过的2014年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大家应该对那个时候还记忆犹新,几乎幸福到打车不用掏钱,是两个马爸爸在替你来付这个车费。当这个两个有钱如马爸爸这样的这个企业,短短的3个月到4个月的这个时候,烧掉了差不多20、30亿美金的这个资本。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通过资本大战,让滴滴在14年完成了对快的打车的这个竞争最后合并。
随着从一轮一轮你的这个融资的增加,创始人和创始团队,你们所拥有的股份会变得越来越小。希望企业在迅速地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这是我们说创业团队和资本的共同点。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资本这又有非常强的逐利性,也就是说怎么能够让利益在短期内最大化,他就怎么来,这个往往和我们的创始人在去满足客户的最终的那个需求的这个时候,会产生一些矛盾,所以这个时候程维也比较纠结。
那因为这种资本的天性和程维的初心并不完全相同。当它产生了矛盾之后,你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两个相互叠加产生更大边界的那个波,中间存在了一些暗纹,而这个暗纹是什么呢?会导致我们整个的这个企业的认知和行为,会偏离你的使命和初心的一些方向。
就是大家还记得滴滴的这个使命是什么吗?在之前他谈到的那个滴滴,滴滴一下美好出行。让你不仅仅是简单,而且美好出行。但是当资本需要你快速扩张,快速上市,我好去溢价退出的这个时候,规模和美好之间将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这个时候又由于你的这个话语权,或者说你的这个整个的这个股权,在经过多轮被稀释以后,其实你们会存在着,创业团队和资本方意志的一种博弈。而在这种博弈当中,往往大部分的这个创始团队会选择了妥协,也就是说我先把客户底层的那个需求放在一边,先去把规模做大。OK,但是做这种妥协的过程当中,往往它会隐藏着一些危机,因为这个环境的快速变化,就导致了新的群体认知遮蔽的这个出现。从原来的这个刚需这个很痛,那只要我能够靠产品和BD,就能够满足客户的这个需求,到借助资本去消灭其他的这个竞争对手,只有多拉快跑才能够赢得竞争开始,已经随着越来越多的这个人的这个进入,甚至是连美团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型的这个怪才,都已经要切入到打车市场的这个时候,那你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那程维当时也认知到了这一点。他说,我们知道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的好胜心,盖过了初心。在短短的几年内,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希望能够来证明自己,这个过程表明外部的这个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让我们的滴滴的组织产生了新的群体认知遮蔽。这种遮蔽会影响程维认知对于未来的敬畏之心。
我们来总结一下,程维当时他知道的是什么?是说我需要通过资本大战,然后迅速地击败对手,甚至是来兼并对手,用金钱来换得我快速发展的这个时间,这是他知道的事情。我们把它看那个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我们坚定地认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让出行更加美好。但如何让科技更加美好,他不清楚,他只是知道我要往这个用科技的这个方式要往前走。还有没有存在他不知道的未知?这个就是他们忽略掉的人性和其他的未知。
对于滴滴司机而言,请问他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开车多赚一些钱吗?除了赚钱,他可能还会有别的需求吗?这些都是,都是未知的领域。而当时整个的滴滴也好,程维也好,对这一个部分实际上是他根本没想到或者说不在意的东西,是未知的未知。而恰恰是这种未知的未知,背后往往会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刚才我们说到了,但凡是你对客户失去了敬畏心,一定会产生问题。果然,到2018年的这个时候,滴滴连续发生了两起事故。2018年5月的郑州空姐命案,和紧接着不到三个月的温州乐清的20岁的女大学生的这个命案。这两起命案的这个出来,让滴滴瞬间落入了这个舆论的漩涡当中,就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大加挞伐。滴滴也很快做出了这个行动,他们在8月25号的这个时候发布了一个关于《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的这个道歉和声明》,由柳青亲自出来宣布,对这件事情的这个郑重地道歉,沉痛地这个反思和立即整改,马上宣布顺风车无限期的下线整改。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一个观点,或者说是一个口号,叫做我们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最重要的那个衡量的尺度,就我们发现多拉快跑这件事情是有问题的,我们忽略了对那个人性底层的那个全面的认知和敬畏。
所以这种顺风车的这个命案,让滴滴整个平台的这种连接,供需连接平台的这个基石松动了,背后的信任、安全,既是它的品牌公关危机,也是对它的这个平台模式的商业伦理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一连串的这个外部的这个打击,促使程维冷静下来。他认为我现在必须要去进一步地再次打破组织的认知遮蔽。大家还记得吗?他的第一次打破,所有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情做不成,但是他不相信,他觉得如果我能够满足客户的底层需求,这个事应该能成。第二次的这个组织的认知,我们现在有钱了,我们现在队伍的兵强马壮,所以我们要继续只要在这个市场上狂奔,我们就能够牢牢地守住这个NO.1。但是没有想到,一个这种看起来非常强大的竞争力,实际上非常脆弱,因为它的这个基石假设是他的使命,美好出行。有一天当你的消费者和你的司机,都认为这个并不美好的这个时候,你整个的这个帝国可能会轰然崩塌。
程维他的这个认知,必须要第二次来打破这个组织内的认知遮蔽,这个时候他的认知就从多拉快跑才能赢的竞争思维,要向我如何去为我的这个客户、用户群和我的这个重要的这个商业伙伴、价值创造者们,系统性地去提供这种价值的一个创造机制,让我的这个平台能够提供永恒的价值,也就是说让我的这个企业能够活得更久,而不仅仅是更大。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关键词从竞争变成了价值。
他希望真正地去做滴滴大脑,就是整个的全球化的这种数据系统,来形成一种这个人工智慧,通过这个人工智慧能够完成整个出行的这个行业,他的出行的资源和消费者需求之间,这种时间和空间的不匹配。比如说在我们北京,当大家你要出门上班的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出门上班,因此这个时候对于打车、地铁、公交都非常拥挤;但是当9点半一过,甚至是10点钟,大中午的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个有很多那个出租车又在空驶。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出行的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
那滴滴它下一步要去做的事情就是他希望用数据、用算法、用AI,来实现整个的这个智慧交通,来对这些闲置资源进行重新的调度,他把它称之为滴滴大脑。他希望更多的是做这种交通革命的这个事情,而不简单的是在打车的这个圈子里,在网约车的这个圈子里和其他人去竞争。
因此这也是当这个美团宣布进军这个网约车的时候,程维很笃定地说我不怕你,甚至我会杀到你的老巢里面,你可以做这个美团打车,我就可以做滴滴外卖,这都是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这个价值,让我的这个企业活得更久的一个办法。所以程维以第一性原理进行深度的这个思考以后,再次破界,深刻地反思,回归出行是滴滴一下,美好出行。怎么能够美好出行?不仅仅是提供网约车,还会包括其他的运力的这个时空调配。
所以我们说总结一下外部对他的这个影响,不管是正向地扩大了他的认知边界,还是负向地去消减了他的这个初心。那么创始人的初心和外部的群体智慧,会对这个企业的边界会有些什么样的影响?正如我们之前的那个案例所看到的,既有正向的叠加作用,也有负向的消减作用。而当你用到了这个底层的这个思考,用第一性的这个原理不断地让你的这个思考的深度和奇点下移之后,你就会造一个更大的边界,把这种两者的这个效果呢,可以变得让你更加突出你的企业的这个竞争的优势。
四、程维的认知进化论
所以这种认知的这个边界,我们通过程维的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形成的,如何一步一步形成新的边界,当外部的这个环境变化以后,你是怎么打破这个边界来实现这个进化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程维的个人和滴滴的整个的这个组织之间,他们俩的认知和行为,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呈一种双螺旋式的,共同影响、共同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也就是说回到了我们之前在讲到认知的这个时候,说实践是认知的外延体现,而认知是实践的归纳总结。你怎么想的会决定你怎么去做,而你在做的这个过程当中又会不断地去影响你怎么想,彼此交互反馈,并不断地演进,这就是我们说创始人对于企业的边界的影响,它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程维的认知,从我们刚才说到的那些群智涌现的过程和博弈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去破界、重构。回顾一下它的这个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清晰地看到它的这条线。2012年的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他要创业,所有人都不认同,他用反共识这样的一种破界思维来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那些群体的大部分的认知可能是错的。这个时候只要你牢牢地坚持你的初心,那么你可能会用这个破二元对立的这个方式,来找到你那个正确的方向。所以他用反共识来打破了群体的认知遮蔽,这是做了第一次的这个破。
第二次,当2013年的这个时候,你去做了一款APP,但是没有用户也没有供给的这个时候,你先做哪一边?OK,他破除了这个经验主义,先奉行的是单边,满足客户的这个需求才能够有你的这个未来。这是完成了他的第二次的这个破。
到第三次,随着2014年柳青和其他的高管们的这个加入,让他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的这个时间,借势资本迅速取得了行业领先者的这个地位。所以这个是第三次。
到2017年的这个时候,当美团威胁我要进入整个的共享出行这个领域的这个时候,迅速地以牙还牙,宣布说我要进入你的这个外卖这个行业。所以不管是美团说我要去做打车,还是积积说我要去做外卖,都是对对方的这个核心业务给予的这个威胁,让你不要轻举妄动。所以这个时候他通过竞争,通过以牙还牙,在这个我们说战斗当中积累的这个经验,迅速做出反馈,这也让他的想法和行为在整个不断地这个演进的过程当中,迅速产生正向的结果。
到2018年,我们看他当发现了这个顺风车的这个命案之后,那导致他必须要回归初心,不再是从那个竞争,要向系统的那个价值,实际上他有一个奇点下移的这个过程,他要重视客户的这个底层,他要通过使命去驱动他的整个的这个业务。这个也是完成了他的这个整个的从个人思维,影响到滴滴的这个组织行为的一个破和立的过程。
那当、当下这个整个的这个疫情突袭,他逐步地在去加码AR,然后呢来推,推广他的全球的这个智能交通的这个革命的这个布局,更是这种跳出黑暗森林,不在同一个物种之间,而是当你形成了不同的物种以后,你去竞争它更多的生存空间,这样的一种第一性的思考,才会让他逐步地上升到更高层级的意识层面。
正是因为程维的这种不断地破界,其实背后我们直接会看到的那个,就是滴滴不断地去提高了他应对危机的生存能力。不管是从需求的拓展,拉人到拉货,代驾到跑腿,还是从供给端的动态的控制和平衡,暂停新司机的注册;还强化他的这个安全意识,不管是物理的安全,还是心理的安全,还是安全措施的这个保障等等。这些东西都我们说从这三个维度上,我们逐步地打开了我们之前看不到的那个程维的认知黑盒。
适度地总结一下程维的认知的这个进化论,它的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创业的这个时候他想的是做一个好产品。进入到这个补贴大战的这个时候,他说你要战便战。其实都是同一个物种在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都是在和网约车打。当我们说脱离了这种残酷的这个红海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你的思维的变化,奇点下移,认知边界的扩大,发现新的价值网络当中的那个新蓝海,跳出你和网约车之间的竞争,进入到一个更高维度,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的这个交通革命。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他的这个初心,方向没变过,永远在出行的这个领域,永远让我们的这个每个人都能够拥有更好的美好的出行体验而努力,这一点是没有变过的。但是随着这个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他可能在战术上选择的方向会有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当出现负面的影响的这个时候,他又需要利用他创始人的这个认知,把那些偏离的这个行为拉回来,然后让他回归使命和初心,才能够让他有冷静的这个思考,去看到更深层次的那些个问题。就是我们说的撬开黑暗森林,在不同的物种竞争的过程当中,去取得一个更大的生存的竞争的这个空间,这就是他整个进化的这个过程。
那如果我们回到他前面的这个案例,看一看他用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一张图,是不是能够归纳他整个的一个变化的路径。那这个路径可能对我们的小伙伴们,在创业的这个路程当中,你的认知如何去变化,是不是会有一些启发。
最开始的破,是破除群体认知的这个边界。来源是周边的人群,他认为软件做不成,这个时候就不是一个打车软件一个很好的这个市场机会。他通过用批判性的这个思维,破除了来自于周边人群的这个群体认知遮蔽。
第二次破,说一切为了规模和增长。那么他破除的是用第一性原理进行反思,来破除我们的内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认知遮蔽。
第三破,实际上他用奇点下移。我不在同一个红海里面,不在同一个领域里跟你竞争,去发现更高维的。我不再继续在打车行业内,死守着那个所谓的网约车老大,这样的一个虚幻的名头。一个是奇点下移,一个是他新业务的这个边界扩展了以后,你会发现他在整个出行这个领域里面拥有了另外的一片天。这就是他的三次破和每一次破界用到的不同的方法。
我们用一个大家比较容易记的这个方法来总结一下,我把它用这样的三句话。
第一个阶段,他的特征是叫做看山是山。这个时候程维对于整个滴滴和运营的这个看法,简单地把它总结为产品加运营。因为他是阿里铁军出身,他是有这样强烈的这个日拱一卒的踏实的精神。这个时候,他认为只要做好产品和运营,我这个事就能做成。所以我们说那个时候的程维只是程维,就你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看山是山。
当经过了这些资本和未来的这个更高维度认知的我们所称之为的这个高人的相助,甚至是从对手上总结出来血淋淋的这个教训,让他已经看到这个打车这个软件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这些创业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不简单地是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竞争,后面还可能会有更大的力量,实际上是资本的一个战争。那这个时候他再看滴滴打车这件事,已经就不是这个简单的打车软件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认为他是看山不是山,这个时候程维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程维了。
到第三个阶段,当他痛定思痛,发现还是要去满足客户的那个最底层的这个需求,安全、便宜、舒适、美好的出行体验,这个才是客户的底层需求。当满足这个的这个时候,我们说发现程维回归了,回归了他的使命初心,程维依然是程维。
不管他选择了什么,其实都是为了求存。有的时候是为了自己,有的时候不全是,但终归是为了生存。
总结一下,创始人要破的第一个是破自己,用批判性的这个思维,让你自己的认知不断地去扩大,然后去找到那个真正有价值,把你所有的这个资源、精力,甚至是你的生命都all in进去的一个创业机会,用批判性的这个思维破外部对你的影响。
第二个是那些重要的人或事的出现,会逐步地我们叫做影响也好,叫做诱惑也好,它会影响你的认知的基石。
那第三个阶段就是当创始人臣服于初心之外的那些追求,会导致你的基石假设变更,而这种时事假设的变更,我们的企业的认知系统就会被重构。那么对于那些未知的未知,隐藏的那些风险,可能会操纵新的认知遮蔽,而危险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出现。
就是别人都在举杯相庆的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可以冷静思考,如履薄冰,去思考更本质的底层问题。如果你想去脱离一片已经厮杀得一塌糊涂的红海,那么最好的方法就应该是奇点下移,升维,去重新在你的这个价值网络里面去找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蓝海。这个是我们说要进行更大的奇点下移和破除你的整个的认知边界,会找到新的价值蓝海。
在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前,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程维在每一个不同阶段,他的认知不断地经过破界,然后呢找到新的更大的边界和方向,那对我们的企业的这个创始人,尤其是那些创业团队的骨干成员,会有些什么样的借鉴呢。
我们认为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它和一个组织,或者是你的企业的认知边界,是彼此交错影响并动态相关的,也就是说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并不完全等同于你企业的认知边界。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创始人的个体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元素,你只有不断地自己打破,并结合外部的这个力量来补充你过去的那些个认知上的这个短板,然后进化为我们真正的群体智慧,才能够把你的企业的边界进化成近似无界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所以我们说所谓的认知边界,它是由你的内心产生的,因此它从你的内心的认知、感情出发,最终归结于你的内心。所以我说如果创始人以你和你的核心团队,能够从你们的初心开始出发,不断地去破除经验主义,用第一性原理的这个方式来进行哲科的这个思考,形成真正的群体智慧,并且在这个执行的过程当中,朝着你的使命去的方向过程当中,不断地去践行你的使命,牢牢的、不偏移,那么我们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边界。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去在意和害怕这些边际吗?
- 大小:3.16 MB
- 时间:2021-12-03 14:39:57
- 类型:学习资源
- 等级:
- 价格:5 点数
- 微信:LDH701026